山西师范大学成立莳英学院——基于理论面向实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第一个荣誉学院——莳英学院(Shi Ying Honors College)正式实体化运行。这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中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综合研判国内外本科人才培养大势,聚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与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薄弱的突出矛盾,着眼推进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
山西师范大学的荣誉学院以“莳英”命名。莳英,即培育英才之意,寓意莳英学院精英培养定位;莳英,又是山西师范大学的一个文化符号,莳英教学奖、莳英科研奖均是学校授予教师的最高荣誉,寓意莳英学院荣誉学院性质;此外,同国内大多数荣誉学院一样,学校还赋予莳英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和先行先试的教学改革实验区的工作职能。
荣誉教育是美国20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由荣誉项目发展而来,二战后开始有荣誉学院的组织形式。我国高校实施荣誉教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英才班,以及90年代以后建立的基地班。2009年,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我国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即珠峰计划),高水平大学纷纷创建实体化运行的荣誉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莳英学院创建以来,广泛调研和认真研究了国内外荣誉学院的办学实践,总结了荣誉学院十个方面的共性特征和五种可资借鉴的办学模式,最终出台《山西师范大学莳英学院建设方案(2017-2020)》,确立了具有山西师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试点先行的建设思路,莳英学院首先设立“未来名师班”,面向全校2016级师范生,在与中学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九个学科领域相对应的师范类专业中,招收了30名莳英生。今后将进一步延伸至非师范专业,设立“学术精英班”,形成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师范与非师范两轮并进的精英人才培养局面。
莳英生培养实行导师制,采取择优遴选与淘汰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突出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特色。按照《未来名师班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生涯规划、通识基础、专业提升、素质拓展、实践教育、创新活动等六个课程模块,聚焦教学名师有效表达与沟通、学科交叉与宽厚基础、文化素养与价值塑造、创新能力与批判思维等四个关键领域,为莳英生提供共计42个学分的26门莳英课程(其中13门选修课),与普通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相打通,并配套学分抵扣与转换等一系列灵活的教学管理政策。
莳英学院坚持“多元开放”的建设原则,充分挖掘校内外、省内外甚至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莳英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条件、搭建一流平台,营造一流氛围,着力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全培养链改革探索。并同步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研究,力争形成“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与“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互动生成的良性循环的办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