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96:《荀子》经典导读教学综述

发布时间:2021-04-07 11:40:29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327日的经典导读课上,张焕君老师为四期莳英生讲授了《荀子》这一经典。

正式讲授《荀子》前,老师有感而发:诸位,这个课上一年我也在上,现在问问大家,怎么理解“经典导读”?不待大家回答,老师接着说道,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什么是“经典”?二是怎样“导读”?还有,我们为什么要读所谓的“经典”?老师的一席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稍作停留,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

什么是经典?《圣经》算不算经典?《古兰经》算不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算不算?这是其他国家的经典,我们中国又有什么经典?《红楼梦》是经典吗?《史记》是经典吗?《资治通鉴》是不是?再退一步讲,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有没有经典?我们自己所认可的经典,在别人眼中还算是经典吗?还是,经典具有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皆准而全世界相通的?《圣经》《古兰经》与我们的四书五经,有没有相通的东西?其实可以换成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经典?退一步讲,这就成了一个定位问题,也就是:我自己是谁?我自己想要什么?经典,是一面镜子,我们在读它,其实是通过它来读我们自己,读经典就是照镜子,不同的读法就是在不同的距离中照镜子,在不同的角度下照镜子。在选择经典、阅读经典中,在保留、记忆、对比的过程中,“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自然会慢慢浮现,逐渐清晰,从而找准定位,寻找到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要读经典?退一步讲,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上大学?我们读这些书,读这些几千年前的东西,对我们求职谋生,对我们考试拿高分,有什么用?又是繁体,又是竖排,还是古文,凭什么我们要这样不辞辛苦地翻阅以前的古书,还要劳心费神地揣摩古人的意思?不理会这些,让自己过得开心,过得舒服一点,难道不好吗?如果说,诶,读经典嘛,是老师布置的,不读就拿不了学分,拿不了学分就毕不了业、找不了工作。的确,这也算是一种答案,而且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答案,这也实实在在,无可厚非。但是,毕业后找工作挣钱,然后成家,然后生儿育女,然后为了儿女打拼挣钱,忙忙碌碌大半辈子,然后熬到退休,然后抚养孙子孙女,然后离去......生活平平淡淡,也许会有幸福,只是,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不对,我们有过“想要什么”这样的想法吗?

我们在社会上活着,总是要被灌输许多观念,所谓“成长”、所谓“社会化”,其实就是不断被灌输的过程,比如,什么是“爱情”?怎样算“成功”?……诸如此类。有思考能力的人不会轻信,会问为什么,凭什么?但很多人其实是没有反思能力的,外表富丽堂皇,内心却空无一物。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随波逐流地活着,是不是有些太被动了?我们从不曾满足过自己的内心,感到空虚便向外探寻──或主动或被动,任由各种娱乐媒体灌输、诱导而不加思考。但是,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这个媒体说是这样,那个媒体说是那样,到底是哪样?到底哪个是真相?在信息潮流裹挟着每个人的时代,我们能否保持清醒的认知与判断,能否在这个时代的波涛汹涌中找到一块安身立命的自处之地而不被潮流淹没?如果我们连自己是谁都无法认识,必定会在淹没在潮流中,迷失自我,为他人而活,为媒体塑造的“标准”、“潮流”而活。阅读经典,就是要留住我们心底的那个声音,不被喧嚣所淹没,在经典中,我们探寻、对比、思考,确认自己的身份,找到“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不再焦虑。

──在一片思索的沉寂中,《荀子》经典导读课,正式开始。

老师先讲了荀子的生平事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据已有史料记载,荀子进行政治、学术活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38年之间。在这期间,荀子游学于齐,三为祭酒;后得到春申君的赏识,担任兰陵令;春申君被杀,荀子亦被免官,从此定居兰陵,著书立说,直到离去。

荀子除创立学说之外,另一大贡献在于传授诸经,对儒家经典的继承与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清代学者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据汪中考证,汉初诸经,如《毛诗》、《鲁诗》、《韩诗》、《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大小戴《礼记》、《易经》等传授均与荀子相关。汪中说:“盖七十子之徒既没,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子传之,其揆一也。”

“礼”,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老师以“礼”为线索,给我们讲述了荀子学说的两个方面:之于个人,“礼”是修身养性的依托;之于国家,“礼”则是强化国家政权的工具。

一是“性恶论”。孟子与荀子,被认为是继承、发扬孔子学说的两位集大成者,孟子发扬了孔子有关“仁”的学说,荀子则发扬了有关“礼”的学说。孟子持“性善论”,主张弘“仁”以扬“善”;荀子则持“性恶论”,主张制“礼”以抑“恶”。荀子严格区分人的生理自然之性和人的社会道德之性,认为生理自然之性是天然生成的,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道德之性则是人为之性,是后天环境教育养成的。进而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即生理自然之性,性善即后天人为之性,荀子叫做“伪”,即人为。也就是说,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礼”的引导与规范,人们可以去恶扬善,改变人性,这就是“化性起伪”。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完善,最终达到“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礼”?“礼”是怎么产生的?荀子在《礼论》给出了很精彩的阐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在这里,老师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假如有十个人,要分一个馒头,怎么分?最原始的解决办法,是十个人一拥而上,按照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进行“分配”,力气大、块头壮、抢到馒头的人独享;文明一些,其中三四人结成一伙,用多对一的方式去逐一击破单独的个人,最后这个小团体分配“胜利果实”,这就上升到了政党政治的层面。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荀子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即“礼”。按照“礼”的精神、“礼”的原则去分配:把这十人按强弱分成老少、青壮年或者健壮、病弱等不同群体,让弱势群体先得到分配,分配的比例多一些,健壮的群体后分配,分配的比例少一点。其间,因为有“礼”的精神贯穿其中,大家都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健壮的群体虽然分配的少一些,但是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精神层面获得了更大的分配。──这样的解决办法可以算的上是最高层面了。什么是“礼”?人性恶,自然会产生许多欲望,想要吃更好的东西,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求而不得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礼”,就是用来平衡无限的“欲”与有限的“物”之间的依托。通过一系列“礼”的引导与规范,通过“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达到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在“物”与“欲”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这样就产生了“礼”。

二是尊君重道的权威主义,要求建立秩序,强化国家政权,即“法后王而一制度”。荀子处在战国末年,经过几百年的纷争,由诸侯兼并逐步实现全中国的统一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其学说中要求建立秩序的诉求,体现的就是这种时代潮流。在这里,老师着重讲解了“法后王而一制度”:国家如何建立?周代之前靠的是分封制、宗法制,通过分封家族成员到各地建立统治,由上而下建立国家,即散家而为国;秦代之后乃至现代,靠的是从各个家庭中选调壮丁组成军队建立统治,由下而上建立国家,即聚家而为国。“法先王”,即由上而下,散家而为国,一级一级而下,最终落脚到一个一个的小共同体,即“家”之中;“法后王”,即由下而上,聚家而为国,一级一级而上,最终凝聚为一个大共同体,即“国”。在小共同体之中,孝道与人情是主旋侓,人们的认同与信仰来自血缘与地缘,彼此熟悉,温情长存,是一个以大家族为基础的熟人社会,通过族规家法,建立以家族为主体的秩序;在大共同体之中,“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是主旋律(这里的“道”和“义”意思相同,指最高的原则与范畴,即“国”),要求人们以“国”为信仰,通过“移孝作忠”来建立起对国家的认同,具体一些,就是建立对国君的认同与信仰。在这之中,人们彼此陌生,是一个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的大家族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而解体,通过法律,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秩序。在小共同体之中,以“家”为信仰,家族为基础,人民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个体的利益能够得到足够尊重;在大共同体之中,以“国”为信仰,国家为基础,则必然导致个体的声音与诉求淹没在更大的声音与诉求之中,造成个体诉求的牺牲与忽视,乃至压抑。

除此之外,老师还介绍了《荀子》的其他方面内容:唯物论哲学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形具而神生”“制天命而用之等为代表;重视教育——改造性恶的人性,依靠的就是后天的教育,《劝学》在《荀子》的首篇位置即体现了对于教育的重视。

读经典,其实就是读自己,正是在不断思考、不断寻找、逐渐定位的过程中,我们得以不断完善自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愿大家在书中找到自己,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莳英供稿人: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