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93:论语光辉耀古今

发布时间:2021-03-17 10:46:28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南宋大儒朱熹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观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是源头活水在哪里?3月13日,在经典导读课程中,谢耀亭老师带领我们品味了中华文化的原初经典——《论语》。

首先,谢耀亭老师从“什么是经典?”这一问题出发为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经”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形旁“糸”表示丝织物,右边的声旁“巠”表示与织布有关的纺织工具,因此“经”的本意为织布机上的纵线。我们在织布的过程中,关键不在横线,而在纵线的支撑固定作用。也就是说,“经”起着最重要、最根本、最基础的作用。“典”为两手捧册,“册”是象形字,象征编串好的竹简,所以“典”是重要的大册。综上,“经典”是所有典籍里最重要、最根本的对文化起着支撑作用的典籍。

经典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判断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一聊天,别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而不是韩国人,这个靠什么?不是靠长相,而是靠流淌在血脉中潜移默化已经形成的文化基因。那文化基因如何形成?很大情况下是靠自己民族的经典。

那儒家所谓的四书十三经,哪本书最值得我们咀嚼呢?那就是《论语》。论语具有明显的现世性和生活性特征,人味很足,不像西方哲学很晦涩,而是实实在在地面向生活,看似平淡的话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儒家文化根本的精神,前进的方向,都在《论语》里。

孔子周游列国前,在鲁国做过大司寇,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上下的尊敬,有很高的社会威望。如果按照我们普通人的想法,又有地位、又有声誉、又有财富(国家给的食禄),还有一大批追随的学生,乱跑什么?到了宋匡地,差点被人杀了,到了陈蔡,没粮食吃,动不动受人白眼,有没有必要?我们普通人可能会满腹牢骚,想想当年的辉煌,现在沦落到这种境遇,可能就会心生不平。但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疲倦,看到的是不断去推广他的学说的无限的动力。他的动力在哪儿?《论语·述而》讲:“求仁得仁,又何怨”。

看似平淡的一句话,随着体悟的深刻,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给我们现实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动力。比如我们莳英生每周六日都早起上课,此时很多同学还在睡觉,如果抱着一种不平衡的心态就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当想到孔子讲:“求仁得仁,又何怨”,我们进入莳英学院、进入未来名师班,是想进一步提升自己,这是我们“求”,那么在“求”的道路上“求仁而得仁”,通过上课达到了提升的目的,“又何怨”就没有那么多抱怨,觉得很愉悦。这句话可以无限的放到生活的实际中,面对困境能从容应对,起到很好的调适内心的作用,让我们朝着既有的目标去奋斗。《论语》中这样的话比比皆是。

然后老师从两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构成“经典”的必要条件。什么样的书我们可以称为经典?第一,人人可读。只有一个人能读懂的书,即使是珍本、秘本,没有受众面,绝对成不了经典。第二,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读懂的书。作为经典,它已经超越了对语言的忠实记录,产生了思想,有它的思想张力,能引起思想共鸣,能从中汲取营养。正是如此,经典才能指导每一代人去寻找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这正是经典的魅力。

接下来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论语》。第一,《论语》的作者是谁?先秦许多典籍作者及成书年代不一定能考据清楚,据说《论语》是曾子、有子的弟子集体编纂的,因为《论语》其他人孔子都是直接称名,如:商(子夏)、赐(子贡),但是称曾子、有子尊称子,所以推测是曾子、有子的弟子编纂的。且因为其中有重复的话,可以推断是集体编纂的。第二,《论语》为语录体著作。现今《论语》共二十篇,每篇取篇首二、三字作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讲述内容以伦理、政治为主,兼之以教育、哲学等理念,这其实与儒家的理论如何产生以及儒家的学说归宿指向有关。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核心,根本在孝和悌,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产生于家庭血缘。孝和悌是人类最早开始产生的伦理,孝对父母,悌对兄弟姐妹,有类似于动物本能的反应。但人作为万物之灵,有了思想,所以孝悌自然而然就会增长并把这些伦理推广到社会,形成社会伦理,那讲的就是政治。孟子讲仁政,把“不忍人之心”用到政治上就是仁政,而“不忍人之心”就是“仁”。诸子百家之中,儒家最敢于面对社会,遭遇乱世,儒者的态度是积极投身社会改造,让社会变得更好,所以它将很多关于政治的内容,这是他的期望和归宿。第三,《论语》从东汉起被列入儒学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同《孟子》、《中庸》、《大学》合在一起称为《四书》,成为历代读书应举之人必读的经典。第四,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不同版本的《论语》注释:朱熹的《论语集注》,对后世的影响较大;清代学者刘宝楠的《论论正义》最为详博;近人注本中,以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伯峻的《论语释注》与钱穆的《论语新解》流传较广。

最后,谢老师讲授了读《论语》之法。读书必须要自己亲自去读,由历史学的视角进入,由思想史的角度出来。由历史学的视角进入,才能理解其本义。例如,“不学诗,无以言。”并不是指不学《诗经》就言之无物,而是“诗言志”,在春秋时期,贵族外交、会盟、娱乐、招聘等许多场合都要用到诗来表达思想。由思想史的角度出来,我们读经典并不是发古人之忧思,而是要从中找到可以指导我们当今生活的思想引领。

具体来说,方法有五点:一、读《论语》首须培育、激发感恩之心。二、《论语》须“冷读”,不宜“热读”。要踏踏实实了解,而不是随波逐流。三、《论语》须不断温故,方能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语录的片段,形成对儒家精神的把握。四、须由人生之体验,反寻绎《论语》之精神。儒学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问,需要实践,正是由于它有很多对人类自身、家庭、伦理精确的把握,我们才能根据人生的成长反思经典。五、由《论语》之营养,调适自我身心,让自我感觉生命更有价值。

从“巧言令色,鲜矣仁”的为仁之道,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君子理想;从说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指导教学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日常生活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到论道治国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作为一部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冲击、淘洗,至今仍熠熠生辉的儒家经典,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期待谢耀亭老师的再次授课!

莳英供稿人:李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