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92:读《乡土中国》,品乡土本色

发布时间:2020-11-30 16:38:4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由高忠严老师为大家讲解,高老师将内容分为四个模块来进行讲解:作者介绍、目录内容、乡土社会特点以及本书引发的社会思考。虽然只是短短两节课,却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乡土中国”中淳朴独特的“乡土气息”。

课堂伊始,高老师见微知著地指出当下农村贫困状况的主要原因,即发展模式出现偏差,工农业没有结合起来。之后高老师运用近些年互联网带动农产品销售,让一些贫困村顺利脱贫的例子做了论证。此外老师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谈到:“扶贫是授人以鱼、脱贫是授人以渔、致富是造鱼塘,三者是完全不同的,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接着高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本书的作者——费孝通先生。费老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他博古通今、知识渊博,有很多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还有诸如《生育制度》《乡土重建》等作品。不光事业做的风生水起,费老的爱情也是十分浪漫。和第一任妻子从校园到婚姻,两人一起交流学问、田野调研,为了共同的信仰和追求结为夫妻。虽然因意外而阴阳相隔,但彼此的情谊却没有因此而消退。第二任妻子孟吟的出现抚慰了费老受伤的心,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起走到了最后。

第二节课高老师开始为我们正式讲解《乡土中国》这本书,首先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高老师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蹉跎岁月;二是在拓展国际交流空间中不断深化对社会的认识;三是在铸造新的学术共同体中形成新的思想。接着高老师又介绍了本书的目录,并把其分成了四个部分:一是作者及书籍介绍、二是乡土本色、三是差序格局、四是礼治社会。为了让大家有方向地学习,高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二是人是如何构建的?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在书中了解乡土社会的外在结构和内在规则,体会乡土本色的韵味所在。

之后高老师又为我们介绍了乡土社会的四个特点:泥土性(劳动过程的原始性)、不流动性(生于斯长于斯的固定性)、熟人社会(生活成员相互了解帮忙)、礼俗社会(按当地的礼俗做事)。在讲授过程中,高老师强调了“熟人”这个概念,一是拥有共同的“认识前提”;二是讲求“人情往来”,彼此有牵连;三是对于是否是“自己人”有严格的界定。为方便理解,高老师还给我们列举了很多接地气的例子,比如“熟人好办事”、“没事儿,都是自己人 ”这类日常生活用语的使用情景。

紧接着,高老师还用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差序格局,来引发我们对社会的思考。老师先是让我们依据自己的情况画一个表示与自己关系亲疏的同心圆,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关系远近图分析自己的人际关系结构以及排序原因。大家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次之,亲戚随后,最后是朋友和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起总结规律,最终引出“费孝通用同心圆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高老师又把这个理论抛到更高的层次,如赡养老人、抚养孤儿等问题。

在课堂结尾,高老师指出中国以血缘为中心的观念虽然一直在延续,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父母亲人在一起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和同事们一起工作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多,所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宁愿向朋友求助也不愿和父母张口求援的年轻人。决定关系远近的因素逐渐从血缘的亲疏转变为相处时间的多少,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也在不断地变化。未来人际关系的走向将变成什么样子,将会因什么而改变,这是值得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短短两节课,高老师引经据典、循循善诱,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乡土中国》这一经典之作,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对“乡土中国”有了更多的思考。

 

                                                                         莳英供稿人:王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