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90:美学散步

发布时间:2020-11-16 16:16:3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而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恰好能够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迪。栗永清老师从“美学”和“散步”为切入点,带我们了解了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观点,去在“散步”中寻找美,发现美,享受美

   何谓美学?栗老师首先向我们展示了《美学散步》中宗先生提到的观点,在我看来,美学就是一种欣赏,美学,一方面讲创造,一方面讲欣赏,创造和欣赏是相通的,创造是为了给别人欣赏,起码是为了自己欣赏。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没有创造,就无法欣赏。创造者应当是真理的搜寻者,美乡的醉梦者,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欣赏者亦然。

   之后,栗老师带我们回溯了美学学科的形成。就西方美学史来说,鲍姆加通在1735年写的博士论文《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提出了建立美学的设想。而直到1750年他出版了《美学》一书,才真正使得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此后,黑格尔基于鲍姆加通的美学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在《美学讲演录》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美与各种类型艺术的相互关系: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必然辩证统一。

   而近代美学的开始,是笼罩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与观点下面,成为心理学的局部。美感过程的描述,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之心理分析,成为美学的中心事务。而艺术品本身的价值的评判,艺术意义的探讨与阐发,艺术理想的设立,艺术对于人生与文化的地位与影响,仍旧交给哲学家及艺术批评家去发表意见。在这里,栗老师谈到莫奈,莫奈眼中伦敦的雾是紫色的。这其中大抵包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欣赏和艺术对于人的抽象的价值。文学、绘画、雕刻等艺术都是通过描写人物情态形象,以寄托遥深的意境。艺术家以象征式的手法描摹人生万物,才能于一朵花中窥见天国,一粒沙中表象世界。

   艺术中蕴含着,而鉴赏者通过周历多层的人生境界,扩大心襟,将人生意味反射在自己的心里,表现于艺术。也因之,老师说艺术的价值在于恢复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及至走进散步时,它被定义为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弱点在于没有计划、没有系统。但散步与逻辑并不全然对立。散步时可以由着自己的思想天马行空,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捡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我欣赏这种自由的无用,它未尝不是大用,就权且当作散步后的一点留念。

   美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美的原因不在于事物的本身,而在于对本体的界定。在栗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分析了五种对观念的界定,如美是一种家族相似美是上帝的荣光等。老师告诉我们,分析不在于单纯地看这种观点,而在于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在异化的世界之下,人是否还能够在艺术领域守住红线也值得人们去思考。

   世间万物之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与考量不同,美也就没有标准答案。以美的心灵看万物,便能够寻得美的足迹。

                                                                            莳英供稿人: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