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88:追溯“课程”来源,探究丰富内涵

发布时间:2020-11-02 15:58:30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课程”是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老朋友了。从我们进入学校开始,小学、中学、大学,“课程”一路都陪伴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知识与启迪,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地想过“课程”这两个字及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呢?

在教育学课程中,莳英学院程茹老师为我们详细讲授了“课程”的相关内容。程老师延续一贯以来的教学风格,首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程”,并向大家提问,“课程”这两个字有什么样的含义,且充分发挥了莳英学院多学科交融的优势,请相关学科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程老师再次强调了我们应该多加利用处在莳英学院这个平台的独特优势,同不同学科的同学多加交流,分享看法,共同进步。接下来,程老师从中、西两个方面着手,列举了在中国的历史中,“课程”这一词语最早的出现时间即南北朝时期翻译的佛经中,之后老师按历史的沿革,列举了历史上其他文献中出现“课程”的情况。最后老师将“课程”两字拆分,分别引其在《说文解字》、《大宋重修广韵》中的含义,便于同学们更彻底地了解“课程”这一词语的含义。接着,老师提出英文中首次出现“curriculum”是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并从这一单词的源流拉丁单词“Currere”入手,从动词、名词两个方面解释这一单词的含义。最后老师总结中西方含义,指出中西方对于“课程”的界定都定位为学程,包括学习内容中的收获。但也指出关于这一概念至今仍未在学术界得到统一公认的明确概念,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取到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之后,程老师通过不同的课程观引导我们对课程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一种即“课程即学习科目”,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六艺、西方中世纪的七艺。这种课程观之下的课程本质是教学科目的总和。第二种是“课程即学习经验”,是杜威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产物。这种课程观之下的课程本质是经验,学生成为了课程关注的中心。第三种课程观是“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认为课程就是从某种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有助于社会文化传承的最具代表性的材料,而教育就是通过课程实现有关知识和价值的社会文化再生产过程。不难发现,其体现的课程本质是文化传承。最后一种是“课程是社会改造”,建议将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主要议题上来,帮助学生获得社会性发展。其体现的课程本质是社会性发展,认为应该开展综合性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

不同的课程观下有相应的理论和哲学基础做支撑。“课程即学习科目”是知识/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体现,其历史悠久,生命力强,最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忽视儿童兴趣和需要、不重视身心发展特征等。早期的实质主义,后来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虽提倡教授的内容有所差别,但其本质都是知识/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课程即学习经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产物(欧洲称新教育运动),是反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其课程观有二:一是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二是课程组织心理学化。其缺点为课程设置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课程教学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操作难度较大,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课程即社会改造”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不应该成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工具,而要成为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推动力量,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其缺点为忽视学习系统性,忽视各学科的逻辑性,夸大了社会改造的作用。

最后关于课程的类型老师主要讲解了“学科or活动”这一种类型。其它课程类型例如:“综合or核心、国家or校本、显性or隐形”等,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各组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录屏讲解。这样结束了关于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收获颇多。

 

                                                        莳英供稿人:肖喆天,李素青,李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