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79:走进近代中国

发布时间:2019-12-16 10:53:4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在上一节课对近代中国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进入了新一周人类文明史的学习。这节课上李常宝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西学东渐与中国变局”及“近代中日关系及其影响”这两大方面内容,令我们感触颇深。

首先,李老师就西学东渐这一概念指出,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乃至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历史时期,欧西等地科技文化和学术思想传入中国。在西学东渐的第一个时期,即明朝万历年间,以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华传教,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入了西方科技与文化等。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相对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这时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就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但由于封建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统治阶级仅接受了科学技术的知识,在思想上基本并未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清代康熙年间,因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引发中西礼仪之争,1720年,康熙禁止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此后西学东渐规模较小,但中西较为并没有终止。

接着,我们了解到,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英国向中国大力倾销工业产品,其中就包含着鸦片的输入。在鸦片的侵蚀下,白银大量流出,中国社会面临危机。1839年,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林则徐开展了销烟活动。之后爆发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由此进入了西学东渐的第二个时期,在此时期,西学是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来到中国,而此时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以及国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传统经验社会遇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满清统治阶级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并开展了洋务运动,此举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洋务派代表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提出为西学的传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西学对于东方另一国家——日本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之下崛起的中日交往及其影响。首先,我们共同学习了中日交往的简论,分为四点内容。第一,中日交往始于汉代,班固所著《汉书》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中日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第二,日本派出遣唐使向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第三,明末王阳明学说传入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阳明学。第四,在江户时代,西方的兰学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巨大。

时至近代,实行锁国政策的日本也遭遇了西方的挑战,在经历了“黑船事件”黑船事件与签订《安政条约》之后,日本国门洞开。为反对幕府统治,西南诸藩结成倒幕派,发动尊王攘夷运动,并经过战争讨伐,迫使德川幕府大政奉还明治天皇掌握实权,实行向西方学习的维新运动。

此后,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化。为了对日本这个国家有更深入的认识,李老师从这个岛国的危机意识、罪与耻感文化说起,让我们认识到日本是一个极端强调荣誉感的国家,在其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进程当中,幕府时代的武士道得以泛化;同时,因为征兵制度的实行,军人军部力量加强,军国主义思潮随之兴起,日本日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之路。首先,日本染指台湾吞并琉球,并逐渐提出日本的利益线,于是有了吞并朝鲜,进展满蒙的大陆政策,在19世纪末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是日本对亚洲邻国侵略总方针的一种简称,它以军事侵略为主要手段,以抢占殖民地为主要目的,旨在把日本由一个岛国发展为大陆帝国。征韩论顾名思义,就是征服朝鲜,即是指日本针对朝鲜的一种对外扩张的论调。1882年壬午兵变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爱国运动。1884年12月4日甲申政变还有1895年乙未事变都足以看出朝鲜人所做出的反抗。日本不仅想要吞并朝鲜,还要侵占中国领土,以满足其工业革命所需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要,为此挑起甲午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从以上日本对外扩张的历史中,我们能感受到它的荣辱感及军部势力是使其不断侵略的重要原因。

最后,李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崛起。谈起戊戌变法,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是由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运动因为主客观原因而失败。中国学习西方的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改良运动让位与孙中山等领导的革命运动。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当中总结了革命纲领为三民主义,它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信奉的基本纲领。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使得“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西学在中国的一次实质性的政治革命学说,其后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但是该政权始终没有实现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而徘徊在传统中国和西方制度之间。此间,信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依靠新民主主义政策方针,赢得了中国千万万劳苦大众的拥戴,推翻了南京政府,建立起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新中国。这一过程就是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不同选择,而最终结局就是中国文化自身给出的结果,说明了西学在中国的壮大,离不开中国这个中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胜出的根本原因。因此,文明的交往不能是不顾国情照搬照抄式的教条主义,必须是本国人民自主的选择。

李老师风趣幽默的课堂加深了我们对近代中国的认识,同时给我们推荐了一系列历史文献以供阅读。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供稿人:莳英生吴昭怡、郭凯燕、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