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76:品味《厚土》,思考“农村”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9-11-22 10:08:1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今天在周芬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同走近了《厚土:一个清华学子对晋西农村的调查纪实》,同时也走进了肖亚洲笔下的那个独特、复杂、闭塞而充满魅力的黄土高原小县。

谁来自农村?浅谈对农村的认识?

上课伊始,周老师提出了这两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经过一番发言之后,可以观察到,我们身边确实有不少同学出身农村,即使是来自城市的同学,对农村也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然而与肖亚洲对他所调研的石楼县的观察与认识相比,我们的了解略有一丝浅显。我们很少真正深刻的反思当下周边存在的农村问题。而作者把自己“置身于厚重的土地,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眼睛观察现实,用心灵感受农民”。

《厚土》一书将我们的视角引向了农村的现实场景,水土严重流失的沟壑,陷入困境的红枣产业,拼死逃婚的农村女青年,困顿无望的留守儿童,集资复建村小学的村民,借高利贷纳彩礼的农民,以及流于形式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失灵的退耕还林……

秉承着对话式教学及“看书而不是教学”的理念,我们一起重温了书中《韩增张》一节。韩增张是石楼县曹家裕村的一名普通老人,曾经在村里当了好几年村干部。然而这名老人退休之后,家无积蓄,甚至还欠有外债。为生计,六十高龄选择外出打工。从砖厂管后勤、洗煤厂工人、卖焦煤、工地小工,再到守大门。这位老人努力用自己双手为孩子们分担着苦难的生活。然而老年丧子的灾祸却降临到他的身上。打工赚来的一点积蓄也还了外债,还得帮儿子和自己治了病。晚年只能与老伴种地为生,领着微薄的养老金勉强过活。

在我看来,关于“养老”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农村老人有社保不假,但现实情况是,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依靠每月微薄的养老金,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一个老年人最为基本的生活需求,更遑论吃药看病了。同时传统中国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然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这意味着传统中国下的家庭赡养模式功能被极大削弱。因为大多数农村青壮年为了自己生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当原本子女应对父母履行的物质保障与精神关怀义务被迫失效后,社会如何更好地安置农村老人?如何更好地关爱老人?这些问题亟须我们解决。

“撤点并校”政策在农村的落脚也有待商榷,学校撤并的确提高了学校利用率,降低了当地政府用于办学的成本。但学校撤并把部分政府的经济成本转嫁为农民的经济成本,例如交通、住宿等开支。这对于像石楼村这样的贫困地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撤点并校初衷是好的,但是对于政策实施者来说如何让一个原本缺乏生命力的政策鲜活起来,如何因地制宜施行,是一个难题。“撤点并校”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要“适度规模”,保证学生有学可上。

紧接着,周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读书时需要关注作者的背景资料。为什么在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会对农村题材这么热切并且写下反映农村基层情况如此真实的文字记录?让我们不妨看一下中国教育报对肖亚洲的采访,肖亚洲回答道:“我上两辈的人,几乎全是勤劳质朴的农民。对于农村的印象,主要是节假日经常回几十公里外的老家获得的。生活的经历,特别是年少时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的,甚至可能是终生的,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其人生观、价值观。”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作为一种理想精神和价值追求,在今天似乎成了日渐稀缺的品质。当大多数同龄人还把目光局限于校园时,肖亚洲,一个生自江汉平原小城的年轻人,却踏出书斋,用自己的稿费,怀着对黄土高原隐秘而炽热的向往,试图镜像式呈现当下乡土社会,引发大众思考“农村该何去何从”这一严肃的现实问题。

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学者,他把‘担当’一词诠释的淋漓尽致。通过与作者思想的碰撞,我们不禁意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专业文化知识,更要有一种‘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农村不只是属于农民,农村的发展关乎到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农村不能仅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我们青年一代理应为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好农村问题才是我们新时代最迫切的任务。

  

                              供稿人:莳英生陈婧钰、赵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