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59:在批判中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21 09:46:4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现当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每一个地方、每一所学校无不紧随改革大潮。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这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今天,李慧燕老师带来了这样一本书——萨尔曼•可汗所著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步步向莳英生们展示了他关于未来教育的理念。课堂伊始,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如何阅读一本经典”?拿到一本书我们是应该逐字逐句去分析还是尽可能去查阅资料?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即“每一本书都有一个着眼点”,《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也不例外,所以老师今天以“在批判中思考”这一角度展开了今天的阅读分享。

首先,通过了解同学们对于“翻转课堂”的认识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萨尔曼•可汗心中的翻转课堂——指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疑问。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他辅导自己的表妹,从电话辅导渐渐到视频,然后应用到课堂中。“翻转课堂”背后的理念是“精熟教学法”,即学生在进入更高难度的学习阶段之前,应充分理解之前所学习的概念。这里值得指出得是精熟教学法闪烁着两个计划的影子:第一是温内特卡计划,这一计划关注教学的核心是核心差异,认为在教育中,常量应该是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而变量是学生为理解问题花费的时间,这着实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当下教育不正是把这两种量本末倒置了吗?第二是道尔顿教育计划,这一计划提出了自由原则和作业合同的实施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不是被权威所领导。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翻转课堂虽然的确在调动学生参与性、改变旧有教育模式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它还是不能够解决按年龄分班、学习进度统一化的问题,也无法让考试的作用更多地向发现学生漏洞方面倾斜。因此,萨尔曼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未来的学校应该改变课堂环境,让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参与到同一个课堂中来,并且在马克堡学校开始了以综合活动为主题的实验。

如此的翻转课堂有着它本身珍贵的价值:第一是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记得更久。第二是缩小了后进生和优等生之间的差距。第三是使教师认可自己作为老师的重要性,学生明确学习的责任主体。

紧接着,李慧燕老师提出了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背景:传统教育存在弊端。萨尔曼•可汗认为其主要弊端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过于标准化的教育模式。标准化的课程内容,标准化的课堂时间安排,标准化的学习程式,这一系列的标准化,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人为地割断了知识得整体性和联系性,最终产生了教育与实践的断裂,与主体的错位的矛盾。第二是教育目标的歧途。萨尔曼•可汗通过对“考试价值”和“家庭作业的价值”的追问来思考教育目标歧途的表现。考试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考试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能保持多久”,“考试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潜力”,考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思考。其次是家庭作业的价值这一问题。孩子们都认为它占用了他们的自由时间。“我下午四点到家,凌晨两点才能完成作业。全家人因为我都不能外出吃饭,我的作业太多了。我也没有时间跟妈妈、爸爸还有姐姐聊天。没错,我认为现在的作业实在太多,但它们对我一点帮助也没有,我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只不过是在把我看到的东西抄下来应付作业罢了”;而作者对家庭作业与经济或国家未来发展的零关联的思考,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家庭作业的真正价值的思考。

后,李慧燕老师带领莳英生分析了“翻转课堂”背后的三大教育理念。

    第一,注重个体差异,实行“差异化”教学,实现个体的“差异发展”。“每个孩子都很聪明,只是聪明的方面有所不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学生才能得到个性化发展。
    第二,主动学习与获取,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在我看来,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极其主动地获取知识,甚至抢夺知识的过程”。教育不会凭空产生,它源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索与渴求。因此,教育在学校外依然可以发生。
    第三,每个人都应该对未来怀揣梦想。萨尔曼•可汗的人生经历向大家揭示出他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孜孜以求的持续学习。李慧燕老师鼓励莳英生,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形成独立自主的批判与思考能力,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梦想成真!

 

(供稿人:莳英生李亚南、段光辉、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