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在文化长河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著作,我们称之为经典。11月17日和12月1日,历史学院的谢耀亭老师用两节课的时间带我们细致地品读了儒家经典之作――《孟子》。
一、何为经典?
谢耀亭老师从经典二字的本义来为我们导入课程。何为经典?追溯字形字源,“经”本义指织物的纵线,在织布时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具有根本意义;“典”即册页,古人在纸这一发明普及之前,都将知识书写在竹简上,即册页上。所以,“经典”即指那些在文化中起根本意义的书籍。同时老师还强调了构成经典的两大条件:一是此书人人都可读。唯有如此,才不致使其成为孤本和秘籍;二是其必具有强大的思想张力,即使历时千年,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读懂它。具备了这两个基本条件,才称得上为经典。经典作为民族文化的基石,是区别民族的重要标志,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基因和民族精神。
经过3000多年的积淀,我们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十三经为代表的经典著作,而《孟子》便是其中的重要典籍之一。《孟子》是一部论理雄辩、气势充沛的语录体哲学巨著,是一部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与性格的儒家经典。可以说《孟子》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其思想价值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二、孟子其人其事
读其书知其人。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孟子,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了孟子其人其事。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幼时,孟子主要靠母亲抚养长大。孟母很重视对他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买肉践信”等故事,可见其母的良苦用心。中年时期,孟子便收徒讲学,后又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游历途中,他始终以推行王道政治为己任,但无人肯真正实行其政治主张。晚年的孟子归隐乡里,以著书立说为务,将自己的思想加以整理和系统化,最终形成了《孟子》七篇。
三、孟子思想体系
孟子继承并完善了孔子的思想,如他的仁政王道思想便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老师从四个方面我们系统梳理了孟子的思想体系。
(一)天人之际。纵观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国思想史的主基调,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构建其思想体系时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思想体系的基础,在《孟子》中也不例外。孟子也主张天人合一,并对商周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总的来说,孟子所理解的天人关系中的“天”有四种意义:一指有意志的主宰之天。他肯定天对人世间有主宰作用却也不完全迷信于天;二指自然之天,即日月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三指命运之天。孟子认为命运之天左右决定着天下的治乱,认为不为而成,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起而平治天下”,同时也把个人在政治上的不遇也归之于天;四指道德之天。孟子认为天具有道德属性,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来源于天,人要顺应天道而行。因此,他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观点,“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即指把仁、义、礼、智化为精神主体,便能达到思想和行为与四德的高度统一,从而实现天人合一。人只需按此伦理道德准则行事,就是顺应天道。这种把伦理道德观念上开到天道的高度的做法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伦理道德和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在孟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人都有善的萌芽,通过人们面对“孺子将入于井”时的表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论证了人性本善的观点。那么到底什么是“善”?孟子认为人们的内心规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生而具有的善性。此“四心”即是人之本质所在,经过扩充、完善即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看来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与生俱有的,是“天之降才”,“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矣”。天生万物,必然赋予每种事物能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仁义礼智“四端”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本质特征。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其也不否认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善的行为和不善的人。在孟子看来,“人为不善”,非天生如此,“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人为不善”,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来说是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陷溺,主观因素是人们“放其良心”而不知存养和扩充。但是究其根本,都是后天造成的,而非出生如此,所以并不与人天性的善良而矛盾,同时也体现出后天环境对人性塑造的重要性。
(三) 修养论。孟子主张立命达性,尽性知天。老师结合《孟子.尽心上》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了分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在孟子看来,正常确立命运的方法就是无论寿命长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用善悟性则知天命”。孟子还主张性反身而诚。他认为人要知足而乐,多想想自己有什么,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其次便是“寡欲”、“养气”、“求放心”。
(四) 王道仁政。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政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主张施行仁政,重视教化的作用,为的是寻求实现孔子的政治理想,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王道思想是孟子设计的必由之路。所谓王道,即是推行仁政,以德服人。在他看来,统一之本在于内行仁政,以民为本。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如果统治者施行仁政,就可以得到天下人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但这种仁政是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由血缘感情出发。孟子还认为以民为本是王道仁政的根基。孟子宣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并且提倡在一定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此外,他还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具体措施:一要保民。保民有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二是坚决反对兼并战争。保民的目的就是得民心,得到百姓的拥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二要养民。要保民便需要解决“民”的基本生存问题,要让“民”活下去,因此他提出施行井田制;三要教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即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
通过短短的两节课,我们在谢耀亭老师的带领下深切的感受到了孟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也认识到《孟子》一书中阐述的一些有关于人类社会、关于人自身的带有普遍性的道理,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沐浴2000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探索隐藏尘封在传统典籍中的人生意旨,就让我们走近经典、品读经典,让经典来滋养我们的心灵,用经典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供稿人:莳英生樊洁、何福秀、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