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国,王权以礼乐制度和教化,与社会之间相与配合,有序地维持着千年以上的历史。因此,传统的中国虽有诸多内在矛盾,然基本上都能以自身的方式予以解决,进而以维持传统的稳定,即便存在王朝的更迭,然而传统文化的“天下”依然延续。尽管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然而有惊无险,王权认为可以以“中体西用”的方式来应对外来的冲击。然而甲午一战之后,近代中国面临着自身难以处置的巨变。在这节人类文明史的课堂上,李常宝老师带领我们走近中国传统社会,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古代社会运行体系,以及近代以来这种体系的难以为继之余中国的文化选择。
在课程开始之前,李老师先让我们每一位莳英生介绍了自己的学院及家乡,以便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丰富课程内容。接下来,老师就带领我们详细地了解了传统中国的国家和社会,如果想要了解为何传统中国可以依靠礼乐制度,井然有序的运行,那必须先要走进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礼乐相生、相辅相成,“礼”在古代是社会共同体的制度,行为标准与规范,可以确定和表征人们的伦理关系,规范人们的政治认知,那为何这一套制度体系可以持续运行上千年呢?李老师继续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了君、臣、绅、民的社会结构,为君者要保证江山统治的需要,必须成为仁君、实行仁政;为臣者需要忠心事主,了解百姓苍生,随时接受皇上召见;绅这个在乡群体,需以德行服众教化一方;民又分为四民,故中国传统社会又称四民社会,即士、农、工、商,他们依靠着传统的“五伦”规范在社会中各得其所。所以传统中国形成了自身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基层问题可以在民绅间解决的体系,如果矛盾扩大到解决不了之时,就会改朝换代,但是传统的礼乐制度不会发生有根本的改变,以保证社会井然有序、稳定发展。老师还强调:传统中国不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那么,中国社会何以能够维持运行千年之久,这个得益于阶层并不固化,社会层级之间并非壁垒森严,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传统中国在不断完善着选官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察举、九品中正制之后的一项选拔官吏的制度。该制度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古代时期的民首先要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这也是“功名”的起点。生员入学期间通过“岁考”和“科考”成绩的高下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膳)生”,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增生”,新入学的称为“附生”。生员参加的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在明清两代分别于“子、午、卯、酉”年在各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通过此次考试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屡试不中者可以通过“正途五贡”之方式选拔为“贡生”出任下层官员。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于京城举行,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通过此次考试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新科进士须得接受皇帝主持的殿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在这堂课中,李老师深入浅出的带我们快速厘清传统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关系,尽管二者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然而它们之间因为功能的互补性,使人们在别异的基础上实现合同,结集成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群体,传统中国的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序地运行了千余年。
(供稿人:莳英生秦雅鑫、卫艺璇、任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