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49:《厚土》——对“农村”和“人生”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22 14:39:2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身边很多同学都来自农村,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农村吗?上课伊始,周芬芬老师就问到了这个问题,很显然,我们的回答都不够深刻,对农村的了解也很浅显,而20168月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肖亚洲作品《厚土》问世,一部28万字的乡村调查纪实,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晋西农村山西省石楼县人民的生活场景刻画地淋漓尽致。

《厚土》这本书包含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农村”即农村该往何处去,“人生”即对命运的思考。

整本书将我们视角引向了农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外政治格局不稳定,为了迅速增强国力,对抗内忧外患,国家实行农村供给城市的战略安排,农业作为我国的根本,支撑着国民经济,农村一直处于“付出”的角色,城市是整个国家的发展重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城乡分割制度松动中国城化进程大大加快农村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学校也渐渐萎缩,出现了撤点并校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农村的无奈,也为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感到迷茫

接下来,针对农村该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周老师带着我们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2001年起,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乡政府的功能变弱;再加上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和干预减少,农民需要独立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市场这个“逐利”的环境中单打独斗,由于缺乏应对市场的经营经验,农村逐渐被边缘化。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和农村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引领,重建“公共组织”和“公共服务”或许对解决当下农村衰败的问题有所助益

   在《厚土》中还暗含了肖亚洲对人生的思考。首先是对农村人人生的思考。在作者笔下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作者看到的农村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导致农民的生产力低下,不管是庄稼还是枣树,近几年来都没有好的收成。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走向城市,虽然走向城市,但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城务工人员的农民“身份”难以改变,他们即使已经长期在城市生活,也不能享受所谓的“市民待遇”,于是,城市只能是他们暂时的栖身之地,他们的家庭只能留在农村,子女很难在城市上学,农村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代际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书中浑黄苍凉的石楼县,仿佛被上天遗忘,贫瘠的土地、萧条的市场让农民面对枣殇束手无策,让人感到深深地无奈与惋惜;困顿无望的留守儿童金锁,一句“我恨你们”让人看到后更是像被针扎了一样生疼;勇敢的枣花,仅仅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都要历经艰辛曲折,让人感到不能理解的同时又为枣花最终寻得希望的归宿而觉得欣慰,因为终于有人对这种包办婚姻的落后思想进行了反抗。其次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选择。作者对三农问题饱含深情,充满关怀,对广大底层百姓有着发自内心的关切,这体现了一个青年学者对社会的深厚责任感。而且他也付出了实践,把自己置身于厚重的土地,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眼睛观察现实,用心灵感受农民。肖亚洲非常清楚,以他仅有的一点学识和学养,无力为救赎乡村社会的艰难处境找到处方,他只能尽可能以包容、客观的立场和眼光,去发现和呈现一个远未实现现代化却漫溢着现代性的转型期乡村社会生态,去解开被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的真实境况。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易。他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记录,揭示的一系列农村现实问题,能够得到所有人的重视。

肖亚洲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写人叙事,从他质朴的文字中向我们传递着做人做事的哲理。我们要有主动交往的意识,为别人做点什么真正的互动是行动上的互动,只有互动才会有充分的交往。对于调研,肖亚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目光与调查对象平视,才能消弭生疏与隔阂。在做调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要以同情者、救世主的姿态去面对别人,要融入到你所研究的情境中,要“入乡随俗”,设身处地地为研究对象考虑,要有担当和付出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调查才会变得更真实更有意义。

书中说“乡村建设最不缺乏的是清谈雄辩和书斋里的隐士”。“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作为一种理想精神和价值追求,在今天似乎成了日渐稀缺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能有多少人像肖亚洲一样,到生活中真切感受现实中国的另一面呢?我们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否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应深刻理解并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十六字箴言,情系民生,知行合一,做一名实干家。

(供稿人:莳英生阴慧珠、李艳、任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