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48:走进教育目的

发布时间:2018-11-12 10:35:09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走进教育目的

本节课由张迎春老师带领我们学习“教育目的”这一章节,首先由杨贺同学和曹越荣同学分别就芬兰和德国的教育目的与我国教育目的进行对比分析,引出本堂课的学习。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教育目的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为社会培养人的问题,它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就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来看,教育目的是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者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或者说是整个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或者说是整体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从广义上来看,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我国的教育目的几经修改,核心仍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张老师分析了美国与日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我国的异同,同时详细分析了我国山东高密一中李希贵校长为指导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从上到下有层次之分,按照层次结果、上下位排序,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他们的含义以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方针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分别说明了教育为谁培养人、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去培养人。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的,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从区别来看,教育方针所含内容比教育目的多;教育目的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人的培养质量规格方面要求明确,而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教育目的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对教育活动具的规定性,对教育对象的发展的规定性。二是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从教育目的作用的特点来看,教育目的可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解决培养具有社会情感和个性情操的人,功用性教育目的是指能力、技巧、以适应社会生活、应对实际能力;从其所含要求的特点来看,教育目的可分为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从其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教育目的可分为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从其体现的范围来看,有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之分。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包括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以及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可通过价值、标准、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包括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和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接下来,张老师为我们系统地讲解了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依次从基本依据、基本价值取向和应注意的问题三部分来讲述。在第一部分中,老师详细讲解了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的基本依据,分为社会依据和人的依据两部分。首先,以社会为依据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教育目的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和道德素养的要求起决定作用;二是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尤其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科技水平越高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高;三是教育目的的确立受到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一定社会起支配地位的教育思想必然制约着其教育目的的制定,同时,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也影响着其教育目的的确定;四是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受到教育对象的制约,不同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征存在差异性,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必须要加以考虑。其次,老师简要说明了以人为依据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是指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来确定,其中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分为人本位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两种。人本位价值取向以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等为代表,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本性得到自然发展;主张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人本位价值取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不乏进步意义,但它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因此在社会发展中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以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和涂尔干等为代表,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发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延续;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的发展。由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无法脱离社会,离开社会就无法获得人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所以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这种极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单纯地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在第三部分中,老师为我们强调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与确立应注意的问题。首先,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平衡社会对人文价值和功利价值的追求,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在民族开放中发展民族、创新民族精神,使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其次,人的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将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避免理性和非理性对立,需认清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片面性。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本节课,张迎春老师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理论基础,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以及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四个方面对教育目的进行深度解读,引导莳英生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教育目的深入剖析。

课堂伊始,张迎春老师为莳英生讲解了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社会发展变化,我国的教育目的也几经变革,但其精神实质却很明显。张迎春老师指出,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是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我国教育目的中蕴含着的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明确教育要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人到整个民族,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接下来,张迎春老师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出发,阐释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在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下,大机器生产要求人全面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由此成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说到全面发展,张迎春老师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为莳英生进行了讲解,在提到美育这一部分时,张老师联系实际,结合现代主流价值观,启发大家要发掘生活中的科学之美,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最后,张迎春老师结合我国教育现状,联系我国教育现状,针对当前教育目的存在的偏差,比如单纯强调社会本位,过于功利主义和过于意识形态化的人生教育,造成的学生个性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关注终身发展,从而实现对教育目的的理性把握。

在这一章中,从其他国家到中国的教育目的,在老师的引导讲解下,莳英生逐步探索教育目的之“应然状态”,结合当代价值取向,实现对教育目的的理性把握。虽然只是短短两节课,莳英生收获颇多。面对教育的“实然状态”,在教育中暴露的诸多弊端,还亟待解决。

(供稿人:莳英生段蒙悦、曲培鑫、张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