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第九章和第十二章的课程由谭秀娟老师进行授课,共计三个课时完成。谭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认知发展理论和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为将来了解学生品德心理和中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个体差异打下基础,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莳英学院教育心理学课堂一起探索吧!
第九章主要讲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示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与平衡等机制,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建构过程。因图示、同化、顺应与平衡四个词语比较抽象,老师通过讲授和观看视频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大家理解。皮亚杰强调生物性,他将儿童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强调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他的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括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内化学说、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等方面。维果茨基相信,知识是通过社会创造的,并通过社会把知识传递给个人。个体以不同方式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影响作出反应。他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指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突出的作用。在另一方面,内在的治理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此外,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他们的理论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需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重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去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注重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十二章中学生的品德心理分为三节:品德心理概述、品德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在第一节中老师讲述了道德和品德的概念。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也称为德行,是社会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表现在言行中的个人心理特征。在理解了道德和品德概念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同学们总结了道德和品德的关系。对于品德的心理结构,老师着重讲述了品德的静态结构。从静态来看,品德可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其中真正体现人类道德发展水平的是道德行为。接下来,老师讲述了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品德学习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体对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从社会化视角来看,品德学习是一个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并表现为个体的道德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和内化阶段。
在第二节中,老师介绍了两种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其中,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对规则的认识。据此发现儿童的道德认知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前期道德阶段、道德实在论阶段和道德相对论阶段。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来测量儿童的道德推理,并得出道德推理的发展包括三个发展水平和六个阶段。三个发展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分别为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之后简述了道德情感的发展理论和道德行为的发展理论。
在第三节中,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主要是道德认知从他律向自律发展、道德情感从激烈动荡走向丰富稳定以及道德行为从动荡反复到逐渐稳定。对于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老师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分享,然后总结归纳出影响因素集中在家庭体系、同伴关系、学校环境和大众媒体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老师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品德。
课程的最后,老师为我们归纳整理了这两章内容的知识点与具体掌握要求。通过这两章的学习,莳英生掌握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了解了品德的结构以及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品德发展理论解释中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以及未来教学实践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莳英生王星、焦圣施、刘乐、靳馨芳、韩守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