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莳英教师、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张焕君教授为莳英生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荀子》经典导读课。
课堂开讲,老师先从荀子的生平事迹说起。
荀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百家争鸣快结束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与学术的发展呈反比:政治上的分裂带来学术上的活跃;政治上的一统反而带来学术自由的结束。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撰:“荀子于五十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谗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其中,对于“荀子是五十岁时还是十五岁时去齐国游历”、“荀子的出生地”,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荀子及其两个弟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独立撰写或参与编写了书籍。荀子是先秦学术的重要传承者,《诗经》、《周易》、《礼经》、《左传》、《谷梁传》,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荀子》32篇,包含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各派学说,并对战国诸子思想加以总结评价,较好的注本是王先谦的《荀子集解》。弟子韩非子写《韩非子》,李斯参与《吕氏春秋》的编写。说到李斯与《吕氏春秋》,不得不提其著名的一声叹息——仓鼠之叹,感慨人生差在得“势”与失“势”,而“势”是可以通过努力得来的。因而,李斯来到秦国,成为丞相吕不韦的手下,并参与编写混杂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总结性学说的著作《吕氏春秋》。
谭嗣同在《仁学》书中说 “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荀子的学说究竟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关于荀子的学说,张老师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性恶论。荀子主张性恶,提出“化性起伪”,以此而与孟子之性善说相颉颃。因为人类生性好利,有各种缺陷,喜好声色犬马,倘若不加节制,一味顺从,必然争夺四起,犯上作乱。拯救之道,唯有礼义之途。以礼义而行教化,就是“伪”。老师结合了《性恶》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了分析,“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因为人性本恶是个普遍的命题,顺此发展就会得出人类社会绝无改进之可能的结论,人类也永远无法克服其先天就有的动物性。在荀子看来,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些能够制礼作乐的圣人,“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圣人是“人之所积而致”,所以,荀子特别重视教育,鼓励锲而不舍的学习,倡导学习要能变化气质,有益身心,并最终得出“涂之人可以为禹”的结论。
第二个是他的天道观。依据性恶论,荀子发展出他的心性论与天道观。在《解蔽》篇中他以盘水设譬,把客观规律比作盘,把心比作水,盘有形,而水无形,水的形状随盘子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圆盘中的水为圆形,方盘中的水为方形,说明相对于“理”而言,心与这些客观规律的关系只是观照,而非参与或主宰。这就是荀子的心性论。而对于天人之际,他则主张“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人可以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来控制自然,运用自然,不是消极的顺应自然。人能够这样做的原因就在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上天是有规律的,上天的规律不会因为君主的好坏或其他事情而发生变化,“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本”指“农业,人认真耕种,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在使用粮食时注意节俭,可以节约粮食的用量,这样的话,粮食每年都会有剩余,即便碰到灾害之年,也不会对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天是外于人存在的,并非人类社会的主宰。
第三个就是他尊重君道的权威主义。这有时被认为是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如果将其思想整体思考,其不过是荀子思想内在逻辑的体现。因为在荀子看来,无论是内向性的“心”,还是超越性的“天”,都无法对现实世界产生决定性影响,决定人类社会的必然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外在秩序。而这正是荀子重视礼法、从而重视君道的理论前提。荀子所写的《礼论》篇中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义之起在于“平乱”。那么,这种礼义该由谁来制定才能达到它应该有的效力?荀子认为,是权威,所为权威,既可能是先王、圣人,更会是现实中的君王体制。礼义由此侧重制度性,而不再与仁义等概念相联系。荀子在《礼论》篇中一方面强调礼的制度功能,将其与绳墨规矩相比,阐明礼的工具性,所为“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另一方面又宣扬“礼有三本”,将天地、先祖、君师并列为礼存在的根本要素,从而将君权推演为礼义的制约性因素。在《君道》篇云:“道者何也?日:君道也。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君主如同盘孟,是最高规范,人民与国家只能以君为规范。后来韩非的思想就直接出自于此。荀子虽然强调隆礼重法,但其毕竟还不同于法家。法需要靠强制力来推动,但礼的实施更多地需要习惯、风俗。荀子仍以为“人”大于“法”,“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重人轻法,德治终于法治。荀子由此仍归于儒家。
在课堂的最后,老师进行了“法先王”和“法后王”的延伸性思考。法先王,即主张效法以前的制度,但不是复古,而是对现实的不满意,对现实的批判。“法先王”代表学派为儒家,法后王,是对现任君主的效法,尊重现任君王的观点,为现任君王服务,代表学派为法家。儒家主张由血缘纽带组成小共同体——家,由家组成国,主张用道德,礼义来治理国家,主张爱民如子。法家主张靠政治职位的联系组成大共同体——国家,有国才有家,主张站在君主的角度治理国家,维护君主的利益。对比儒家和法家,不难发现,法家更容易得到君主的青睐,得到财富与地位。但从“君”还是从“道”,是千百年来摆在读书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有限的时间里,张焕君老师引经据典、贯通古今,讲解了荀子的“身世之谜”、“学术传承”、“治世思想”,给我们以现实启迪:在当代社会,我们要仰望星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要脚踏实地,客观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科学探索,积极实践。“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的智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悟和思考。“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望与诸君共勉!(莳英生冀瑞江、范瑜瑜、张俊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