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的《西厢记》作为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艺术上,《西厢记》结构宏伟,突破了元杂剧的一本四折,改为五本二十一折。情节生动,一波三折,具有浓烈的喜剧色彩和强烈的戏剧效果。作为戏曲文学经典,在元代即产生了示范性影响。白朴《东墙记》、郑光祖《㑇梅香》《倩女离魂》等作品都受到了《西厢记》的影响。“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太和正音谱》如是评道。《西厢记》文辞之优美,曲调之娟丽,故事之浪漫,至今仍无人能及,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天下夺魁”。
上节课,吕老师对《西厢记》的版本、背景故事等做了详细的介绍。而本节课,我们更关注于《王西厢》的本体研究,真正进入到作品本身,分别从《西厢记》的蓝本;体制、主题、结构、人物形象、语言及后世影响几方面阐述。体会王实甫笔下《西厢记》的独特魅力。
其一,文本来源。《王西厢》全蓝本于《董西厢》,它在情节、主题、人物上都对《董西厢》进行了改编。在情节上,《王西厢》删除了《董西厢》中一些不适合舞台表演的内容,如“寺警”中的战争场面。人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变动,例如,删除了崔莺莺与张生两人的情爱描写,增加了莺莺心路历程的细节描写。
其二,文本体制方面。元杂剧的标准体制是1本4折。其中,“折”可以理解成段,它不光是作为起承转合的情节单位,同时也是音乐单位。《西厢记》不同于标准体制的1本4折,而是独创了5本21折,这也是对元杂剧的剧本结构、演出体制的重大突破。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包括惊艳、借厢、酬韵、闹斋四部分。在除禫日,张生借着闹道场与崔莺莺“暗通款曲”。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包括孙飞虎抢亲、兵围普救寺、老夫人许婚与悔婚等情节。因老夫人的悔婚,也让张生、莺莺、红娘三人顿时失落,同时,这也是三人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节点。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张生翻墙要与莺莺约会,但让莺莺十分生气,说他“不合礼数”。此翻周折,让张生害了相思病。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两人的约会也终于落实。但老夫人又坚持要让张生求得功名,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长亭送别”。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张生一举考中状元,两人大团圆。就这样,一本一本,一折一折的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王实甫将完整的故事结合在了一起,创作出了一部大型元杂剧。
其三,主题思想。《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两人的一见钟情没有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功名等附加条件,而是完完全全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这显然与封建礼教背道而驰,因而遭到了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阻挠。但他们两人以私自结合的方式与封建礼教进行斗争,一步步取得了爱情的胜利。其中,最深刻的地方在于,《西厢记》是在反对封建礼教的基础上,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这是具有现代情爱色彩的进步思想,在封建制度下的进步意义不言而喻。
其四,结构方面。王实甫《西厢记》里有两条矛盾对立线索。第一条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老夫人三次许婚上。第一次许婚是张生解救崔莺莺后,这次许婚是老夫人不得已而为之的,所以危机解除后的赖婚是符合老夫人心理的;第二次许婚是拷红后,这次老夫人许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张生必须考取功名;第三次许婚是郑恒抢亲后,虽然郑恒说了谎,老夫人最后将莺莺许婚给张生,但老夫人从内心还是想维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第二条矛盾对立线索则是崔莺莺、张生和红娘。这个对立主要发生在剧本的第三本,在这本里,主要描写了他们三人之间的矛盾,老夫人几乎没出现。他们三人的矛盾围绕着递简-赖简-递简展开,在这个环节里表现出了莺莺的“假意儿”,反映了她本身的两面性。
其五,人物塑造方面。人物个性鲜明是王实甫《西厢记》的一大妙处。其中张生忠于爱情,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所以他才会在见到莺莺后将自己的雄心壮志放置一旁。他还是一个果断、机智、大胆的人,在“寺警”一折中,为救崔莺莺勇敢站出来,机智地化解了危机。同时,张生还是一个软弱、忠厚、迂腐的书生,他的迂腐主要体现在第一本张生的自我介绍里,红娘并未主动搭理张生,但张生却主动地向红娘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年龄等情况。在老夫人发现张生和崔莺莺的关系后,张生的表现则体现出了他的软弱。崔莺莺是一个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真挚专一的人,同时她还鄙弃功名富贵,在读到“长亭送别”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看出莺莺并不在意张生是否能考取功名,她并不看重这些功名利禄。另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便是红娘了,红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丫头,她机智泼辣,是崔张爱情的促成者。相比之下老夫人则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是崔张爱情最大的阻碍。从《莺莺传》到王实甫的《西厢记》,老夫人的形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莺莺传》里,老夫人对于崔张爱情没有明确的态度,她的封建维护者的形象不明显;在董解元的《西厢记》中,老夫人也没有明确的许婚赖婚的情节,对崔张爱情的阻碍也不明显;而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老夫人封建维护者的形象就较为明显了。老夫人这一人物的存在增加了崔张二人爱情的阻力,越艰难越反抗,《西厢记》所传达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念正是在这一个个矛盾激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其六,语言方面。在语言上,《西厢记》既善于化用唐宋诗词的意境抒情写景,典雅蕴藉。又能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作品辞藻纷呈。比如【正宫•端正好】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中“碧云天,黄花地”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为避免与下句“霜林”的色彩矛盾,还特意将“黄叶”改为了“黄花”,使诗歌意蕴更加丰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则是由唐诗“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改写而来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查看张人和的集评。另外,在文本中崔莺莺、张生和红娘,他们的语言特点也各不相同。崔莺莺是委婉、缠绵;红娘则是质朴、俚俗、活泼;张生的语言是热烈的、酸腐的,全剧本整体上体现了“雅俗浓淡”的语言特点,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其七,后世影响。《西厢记》作为戏曲文学经典,在元代即产生了示范性影响。白朴《东墙记》、郑光祖《㑇梅香》《倩女离魂》等作品都受到了《西厢记》的影响。从这些作品的情节中我们能看到《西厢记》的影子,例如《倩女离魂》中“折柳亭送别”这一选段与《西厢记》中感人至深的“长亭送别”选段就有异曲同工之妙。“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对才子佳人戏剧的创作模式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怀香记》中的“跳墙”、《玉簪记》中的“琴挑”,都有《西厢记》的影子。除此之外,《西厢记》的恋爱观对后世戏曲的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的《牡丹亭》就直接受到了其影响,将“以情越礼”的叛逆的爱情观发展为“以情抗礼”的更进一步的可超越生死的至情。此类作品还包括《红梅记》、《娇红记》、《红梨记》、《西楼记》、《红楼梦》等等。《西厢记》因其对爱情至上的追求被中国古代少男少女偷阅,是一本普及率很高的读本。其中,《红楼梦》中脍炙人口的宝黛偷读《西厢记》的情节,在符合小说情境、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体现了作者曹雪芹对《西厢记》的一种致敬。除此之外,《西厢记》的名著效应在元明清戏曲创作中也时有显现,剧本中的人物以及唱词都在后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这些作品中同样也展示了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的主题。
课后,吕老师为莳英生们进行了答疑解惑。大家对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结局的转变有疑惑:“为什么唐朝那种胡汉杂糅下贵族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的情形下出现了莺莺被抛弃的结局,宋朝极力强调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之后反而有了二人美满的结局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做了如下解答:从《莺莺传》来说,首先,基于作者元稹的价值观,唐代重“欲”不重“情”的流行使男子到处用情却不专情,作者只能用女人祸水说来为自己开脱,文过饰非。再者,莺莺是不是贵族女性这一点值得商榷。《莺莺传》中提到了莺莺家中“颇有家财”,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莺莺出身高贵,可能处于富而不贵的状态。从《西厢记》来说,也有两点原因,一是自宋朝以来市民文化兴起,市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坚持爱情自由的观念得到市民的认可。二是《西厢记》作者王实甫生于元代,元蒙铁骑南下,中原礼教废弛,“骂天骂地骂鬼神”的现象时有存在,传统观念的束缚相对减弱。最后,崔莺莺的身份在《西厢记》中变为相国小姐,地位提高,使作为底层知识分子的作者得到了心理补偿。元代文人不受重视,所谓“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内心苦闷,本身作为文人的优越感与现实地位形成了巨大反差,只得借助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渴盼,通过张生和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来安慰自己仕进无门的落寞心理。
接着,莳英生又问道“红娘作为主角之一,热心为男女主牵线搭桥是为什么”,吕老师作了如下解答:一方面是因为红娘具有正义感,在老夫人悔婚后,本着做人要守诚信的原则,红娘一心要成就“姐姐和张生”的姻缘。另一方面则从《易经》中的“归妹”卦引申解释,即小姐出嫁,丫鬟很可能同嫁。《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越调·斗鹌鹑》套《绵搭絮·幺篇》,红娘唱道:“不图你甚白璧黄金,只要你满头花,拖地锦。”何谓“满头花,拖地锦”?是红娘希望从婢女变成妾,成为自由公民的“平人”。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的语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才子佳人,自此成为戏剧中的一大流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西厢记》天下夺魁的说法名副其实!(莳英生黄妍琛、孙涛、要佳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