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四单元“思维与想象”由谭秀娟老师进行授课,共计三个课时完成,为我们详细地讲述了思维概述、问题解决、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三部分内容,让我们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灵活运用思维解决问题,为将来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打下基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莳英学院教育心理学课堂,共同学习“思维与想象”吧!
老师在正式开始授课前,先让我们做了一组找规律的数组题,初步感受运用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紧接着老师带我们走进了“思维与想象”的课堂。老师先讲解了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然后根据其概念分析出思维的两个特点:概括性与间接性,并利用事例分析让我们进行更深入地理解。
老师从不同的分类标准为我们讲解了思维的四种不同分类:第一,通过皮亚杰的实验视频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通过引导我们写带“土”的字来体会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启迪我们综合运用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探索问题的答案。第三,对红砖用途的讨论让我们体会到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思维,激发我们充分发挥再造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第四,按思维过程中是否有严格的逻辑证明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老师结合多种类型的事例介绍了思维的这几种过程,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涉及这几种思维过程时特点不同,同时要考察或训练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过程时运用的材料也不同。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反应,其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的质,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概念的量,指概念的范围。判断是根据已知信息对处于模糊状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推断的过程,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判断可以分为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直接判断与间接判断。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老师通过具体事例解释了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以及应用“翻纸牌”的思考题深入讲解了条件推理。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才会充分调动起来。第二课时,老师为我们重点讲解了影响问题解决的七大因素。第一是问题情境,老师带领我们体验“用两种辅助图形分别求算圆的外切正方形面积”,以此说明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越接近个人的知识经验,问题解决就越容易。第二是动机水平,老师以“考试前紧张焦虑、复习状态不佳”为例,来说明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问题解决,并且随着问题难度的提升,适宜的动机水平会随着降低。第三是思维定势,通过进行“三只水桶取水”的任务游戏,切身体会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第四是功能固着,老师通过展示经典的“蜡烛问题”,来反映人们对事物用途的固定看法会对问题解决带来消极影响。第五是迁移,即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解决新问题产生影响,它分为产生促进作用的正迁移和产生阻碍、干扰作用的负迁移。第六是个性特征,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助于客克服各种内外困难,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第七是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和启发式两大类。算法是指尝试各种方法,直到最终解决问题,这一策略能保证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但费时费力,不适用于复杂的、问题空间很大的问题;启发式是根据已有经验,在问题空间中进行较少的搜索来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和爬山法,虽然不能完全保证成功解决问题,但相对有效,省时省力。通过深入学习影响问题解决的七大因素,莳英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针对具体问题,积极调整自身状态,采用合适的方法策略,降低消极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第三课时,老师带领我们探讨并学习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想象同属于思维范畴,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老师简要地讲述了不同标准下想象的分类情况。第一,根据产生时有无目的,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地产生,例如人在睡眠时做梦就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与之相反,有意想象有预定的目的并且自觉进行,例如作家创作各种人物形象。第二,从内容新颖程度来看,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在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工人看建筑图纸等;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设计师设计蓝图等。第三,从想象与现实关系来看,想象分为幻想、理想与空想。幻想是同个人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理想是通过努力实现了以客观发展规律为依据的想象;而空想是脱离现实,毫无可能实现的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合,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并受到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由此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注重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展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程的最后,老师为我们归纳整理出本章节“思维与想象”的重点知识与具体掌握要求,并对下一章节的预习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安排。通过本节课学习,莳英生掌握了思维的特点、分类、过程和基本形式,了解了不同标准下想象的分类情况,深入理解影响问题解决的七大因素,能够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展开论述。本节课老师针对思维本身的特殊性采取了以游戏和任务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以往心理课上使用较多的案例教学,让莳英生切身体会到教师针对不同课程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为我们迈向“未来名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莳英生曲培鑫、杨笑、范瑜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