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综述28:记忆——“心灵的仓库”

发布时间:2018-05-08 17:50:5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记忆,由张潮、谭秀娟老师共同讲解,分三个课时来完成。其中,由谭秀娟老师讲前两个课时,张潮老师讲最后一个课时。

在第一个课时中,谭老师首先用几分钟时间带领我们找寻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往事情,如第一次来师大报道的情形;高中时期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高三时候的同桌长什么样;小学时期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假设小学一年级时候的同桌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能不能认出来;能够回忆出来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最早的事情是什么,发生在几岁时……然后引出记忆的概念,让同学们对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包括记和忆两个过程,其中”——识记、保持,是前提;“忆”——回忆、再认,是结果。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记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种类。根据记忆材料在头脑中保存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按照记忆的内容,记忆可以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以及逻辑记忆;从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否受意识的控制,可以将其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从记忆的时空关系,记忆可以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最后,按记忆的信息加工方式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上述所有的分类中,老师重点讲解了第一种分类,通过观看视频游戏和课堂模拟实验引导同学们理解并掌握三种记忆的特点,我们发现这三种记忆在容量、保存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有差异,同时这三种记忆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组成了人类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在人的一生有许多内容需要记忆,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的记忆力呢?我们可以从记忆的四个品质来考察一个人的记忆力,分别是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

第二个课时,老师带领我们探讨并学习了记忆的具体环节和规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识记是人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是记忆活动的开端,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反复感知,并在大脑中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老师强调识记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类型,根据有无目的,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老师通过举例让大家更好地区分这些概念。通过识记所固有的客观的特征引导同学们总结出了五条规律第一,有意识记通常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通常优于机械识记;第二,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影响识记;第三,识记目的影响识记效果;第四,识记依赖不同分析器;第五,识记依赖主观心理条件。

接着,老师为大家讲解保持——记忆的中心环节,识记材料在头脑中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的规律表现在质和量两方面。

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是记忆这个过程中忆的环节。老师又阐述了影响再认的因素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当前事物与以前经历的事物的相似程度;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间隔越长效果越差。老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在回忆过程中,大家是否有过明明知道某件事或某个人,但就是回忆不出来的现象,大家都相视而笑,频频点头。老师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名词——“舌尖现象,这是一种回忆困难的表现然后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当时停止回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回忆。最后,老师明确了回忆与再认的关系。第一,再认过程比回忆简单,老师联系考试题型解释这一现象,考试时选择题比填空题容易做。第二,有的事情能再认,但不能回忆。

   在第三个课时上,张老师首先对记忆的过程涉及的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回忆等内容进行了回顾,接下来讲解了记忆过程中涉及的遗忘的规律。

首先讲到的是遗忘的定义。遗忘和保持是相反的过程。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是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心里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通过遗忘曲线,可以知道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所以,对于学习了新的知识,最佳的复习时间就是在当天。

通过对遗忘概念的讲解,张老师提问到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同学对此各抒己见。通过老师不断引导和总结,最后得出影响遗忘的因素可分为六个,分别是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识记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方法、时间因素、情绪和动机。其中,着重提出了系列位置效应和过度学习。序列位置效应就是说从材料的系列位置来看,学习材料在系列学习中所处位置不同,回忆效果也不同,接近开头和结尾的内容回忆起来要比中间部分的内容效果好。过度学习是指学习到能够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实验表明,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50%时,也就是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效果最好。

接下来,张老师对于遗忘的原因介绍了五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是消退说、干扰说、动机说、提取失败说以及同化说。其中,对于干扰说,提到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并给我们提出了在一天的学习中,在早上背东西最好,中午一定要休息等科学性的建议。

最后,张老师讲授了运用记忆规律,促进有效学习,保持最佳的记忆效果。其中涉及到的方法有明确记忆目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增强意义记忆的效果,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适量过度学习;重视复习的方法,防止知识遗忘;注意用脑卫生等。其中,复习是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组织复习时应注意1.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在初期大量遗忘开始前就进行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刚学过的知识应该增加复习次数和复习时长。循环复习,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应经常进行复习,做到温故知新。2.复习方法要合理。3.复习次数要适当。4.注意记忆品质的培养。

在张老师和谭老师精彩而又充满智慧的讲解中,第三章就此告一段落了。通过第三章的学习,我们更加科学地了解到记忆的概念、分类和品质,明白了记忆的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促进有效学习,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莳英生史津刘宇嘉靳馨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