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一个曾经被认为是“黑暗时代”的时期,但对于西方社会而言,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欧洲大陆历史的真正开始,被今人称为“西方文明”的文明初现雏形。希腊-罗马传统、犹太-基督教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经过近千年中世纪的整合,终于形成了一种为西方人所集体认同的文明样式——西方文明。
11月25日晚,历史学院王志超老师从中世纪的形成进程、基督教教会以及欧洲文明成就三个方面带我们走进了西方文明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个造就欧洲社会和民族的时代——中世纪。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西方社会进入了中世纪,一般认为到15世纪中世纪结束,长度大概为1000年,故被称为“千年的进程”。那么这千年具体是怎样发展的呢?
公元3世纪以来的民族大迁徙,即蛮族的不断进犯终于在476年灭亡了罗马帝国,这是西方进入中世纪的标志。中世纪初期,欧洲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外部入侵,内部争斗,结果形成封建割据局面,动荡、无序、落后是中世纪早期的主要特征。从8世纪到11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的年代。封建制造就的欧洲贵族阶层对于欧洲日后出现的君主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西方政治中的议会制就是从这样的制约斗争中产生的。公元1000年前后,西欧开始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11世纪末的十字军运动是西欧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欧洲开始摆脱中世纪早期的社会停滞和封闭状态。中世纪在12世纪进入了 “美丽的中世纪”的新时代。盛期有三大特征:城市复兴步伐加快,商业开始复兴,欧洲人流动的开始。中世纪在14世纪进入末期,遭到各种灾难的困扰:黑死病的流行、农民起义的盛行、教会的分裂。
在了解了中世纪的进程之后,那么中世纪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1.对于以西欧为主体的西方社会而言,中世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欧洲大陆历史的真正起始。
2.形成了被西方人所集体认同的文明形式—西方文明
3.取得了古典时期所未曾有过的成就:大学,银行,议会制度,哥特式艺术和市民文学
4.中世纪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个造就欧洲社会和民族的时代。
中世纪欧洲在政治,社会,思想,文化方面都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主导。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统治地位也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中世纪初期,整个欧洲社会大乱,成为了日耳曼蛮族的天下。然而基督教传教士们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使得日耳曼蛮族广泛皈依基督,从而实现了整个欧洲的基督教化。基督教也成为了继罗马帝国消亡后,中世纪欧洲社会实际存在的唯一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势力。
那么,基督教教会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从人文观点出发,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统治的确是一种不幸,神权至上,压抑人性,禁锢思想,崇尚愚昧,迫害异端,确实反映了教会的黑暗和愚昧的一面。然而,基督教教会也有积极的一面。首先,基督教在古代文明被摧毁后,担负起重建欧洲文明的任务,,在欧洲社会政治乱成一团的情况下,基督教的存在相当于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形成了文化的同一性。其次,基督教以一种无可替代的权威规范着欧洲人的思想道德伦理。再次,基督教教会保留了很多古典文化,成为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传播者。最后,教会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建立了学校,法庭一系列的社会机构。综上,基督教信仰是中世纪联接各国社会、巩固家庭生活、维系整个西欧公共生活的主要力量和权威,教会对于欧洲的存在和发展史不可或缺的。
由以上的概述可以得知,日耳曼人对于整个西方文明发展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中世纪日耳曼人也是西欧地区的主体民族,日耳曼人崇尚个人自由,对战争有热情,在以日耳曼人为主的社会时期,社会管理制度有民主因素,首领和部队下属为契约关系,与罗马的君主专制完全不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欧洲形成了骑士制度,12世纪前后,西欧骑士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骑士的地位和尊严都有所加强,形成了一种“骑士精神”,主要以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为特征。“骑士精神”成为了道德文明的转折。
中世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时代,一千年的漫长岁月使得欧洲社会发生了缓慢却仍旧可视为巨大的变化。日后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的许多方面是在中世纪建立起来的。接下来,王老师从语言文学、神学哲学、教育、艺术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中世纪西方的文明成就。
语言文学:中世纪是欧洲各国民族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形成时期。在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基础上,分化出很多欧洲民族语言。主要有三大语系:日耳曼语系,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西欧主要是前两个语系,共同使用拉丁字母,而这与中世纪有关系。在这期间,民族文学的发展史民族语言规范化的主要动力。
宗教在中世纪社会占据的主导地位使得中世纪的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成为自然。教会文学的宗旨单一且明确:普及宗教教义和教化民众道德。作品按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叙事和戏剧。叙事作品包括圣经故事、福音故事、圣徒行传、祷告文颂歌、圣者言行录等。戏剧有神秘剧、奇迹剧和行会剧之分。除了宗教文学之外,中世纪文学还包括以《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为代表的英雄史诗、以《破晓歌》、《亚瑟王传奇》为代表的骑士文学和以《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为代表的市民文学。
神学哲学:中世纪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信仰时代,是西方神学思想大发展的时期。基督教神学思想在教会确立的一系列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中得到表达和阐述。格列高利一世(约540-604)是继奥古斯丁之后又一位基督教神学家,也是中世纪第一位重要神学家。中世纪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哲学,中世纪的哲学是以神学为前提,以论证神学观念为出发点的,有哲学是神学的奴婢之说。中世纪盛行的哲学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使用希腊哲学工具论证基督教信仰的一种思维体系,围绕信仰和理性、唯名论和实在论两大主题展开争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阿贝拉尔(1079-1142)和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
教育:教会学校,大学的创办,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世俗大学——萨勒诺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1170年,巴黎大学创办,很快成为最著名的大学和公认的欧洲知识学术生活中心。大学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种创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学终于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学术研究、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场所,确立了西方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的主导地位才得到了确定。
艺术:中世纪艺术主要是基督教艺术,总体上是服务于宗教的。中世纪艺术的最大成就集中在教堂建筑上,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两大艺术形式。
总之,中世纪欧洲文学艺术是在封建社会所特有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在独特的社会矛盾作用下,在基督教文学艺术对多种文化因素的不断统筹下,形成和成熟起来的。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个时代,中世纪是欧洲大陆历史的真正开端,它塑造了西方特有的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里,基督教不仅使整个欧洲基督教化,而且成功地保全了希腊、罗马和希伯来文明的精华,逐渐与蛮族融为一体,呵护着新生的文化嫩芽,终于使它成长为参天大树。以基督教信念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兴起并最终走向繁荣。 (莳英生刘宇嘉、郭青、常丽欣、刘乐、张婷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