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张迎春老师与莳英生共同分享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著作——《面向个体的教育》。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教育” 这个词,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思考过它。“教育”一词,在古代中国并不常用,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那么,“教育”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教”,篆文(爻,算筹)(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以手持棍鞭打跪在地上正在学习的孩子;“育”,金文大篆左侧是一个女子的形状,特意突出了女子隆起的腹部,右侧是指小孩,而三个小点则指女子在分娩时所留的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做善也”。由此可知教育的本质就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面向个体的教育》是著名教育改革家李希贵先生的一本教育随笔结集,主要讲述了李希贵先生在北京十一中进行的探索实践以及他的深入反思。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语言,多样的形式,而是用一种朴实的、纪实的语言去表达了他深刻而又哲理的教学理念。
在本节课中,张老师主要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形式入手,带我们领会李希贵先生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李希贵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李希贵先生在这一方面所作的努力与探索。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选课制。在北京十一中,李希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合一,于是便有了203个校本课程组成了1430个教学班。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不同的课程。因材施教的命运从过去教师的手里转到了学生自己手上。不只是老师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更多的是每个孩子可以再次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个性。第二,扮演不同角色。选课走班之后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个学科不同的教学班集体。同一个人,他可能是数学班的学霸,但他也可能是音乐剧里一个跑龙套的。在每一个不同的场合里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去不断的完善提高。第三,结合一些志趣相投的伙伴。李希贵在书中提到“我们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却应该是通过挖掘他们的潜能,培育他们的人性,不断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让他们走向成熟,学会生存。生活在社会里,不是仅靠知识就行的,甚至仅有能力也是不够的,不要有志趣相投,鼎力相助的同伴,这样,他们在社会的沧海横流中才会有搏击风浪的同行者。”通过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长处。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二:学生是谁?怎样对待师生关系?
李希贵先生认为学生是一个有生理、有心理、有思想、有血肉、有感情、有差异、会选择的人,所以李希贵先生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在北京十一中老师们放弃了行政力量,而是和学生平等的对话和相处;他们还会有一个师生共进午餐的活动,让孩子们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去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李希贵还主张给学生自由,他指出“每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逐渐学会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学会自主生活。”,于是北京十一中的老师从过去的管教者变成了服务者。从这一点我们不难联想到现如今很多的小学生在周六日上各种各样自己并不喜欢的补习班,就像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孩子应该像只自由的鸟儿一般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而非关在牢笼里被驯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生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老师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才能向教育的目标不断靠近。在教育方面,我们所了解的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探索过程。因此,探索教育的奥秘是每个师者终身的使命。
(莳英生孙涛、韩守婷、黄妍琛、杨笑供稿)